编者按:
青春激荡黄海潮,创新弄浪正当时。在当下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里,威海青年民营企业家正以蓬勃朝气谱写新时代的创业华章。即日起,威海市工商联联合Hi威海客户端推出《威海民企“后浪”奔涌》特别栏目,聚焦在威海各领域劈波斩浪的青年领航者,通过实地探访、技术解码、全球对标等多维视角,记录他们在科技创新、技术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参与全球竞争中付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奋斗故事,领略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勇立潮头、创新创业的精神风采,感受青春力量在城市发展中澎湃激荡。
“合作愉快!”3月21日,伴随着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耀与一家日企代表的签约握手,又一笔紫外线吸收剂采购大单在金威化学落地。
从“接班人”到“掌门人”,在王光耀带领下,金威化学持续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之路,其中,紫外线吸收剂就是金威化学“揽下”众多国际客户的“金刚钻”,这样一款工业“防晒霜”能打开多大的市场?王光耀给出的答案是:70%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9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专心、专注涵乔财富、专业是关键。”王光耀说。作为一家以研制生产助剂及精细化产品为主的科技型企业,金威化学坚持在化工领域“深耕细作”,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超越曾是全球化工巨擘的德国企业巴斯夫,跃迁为全球化工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不断发展精细化工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磷腈阻燃剂、光稳定剂生产商。
专心,深耕化工领域创新发展
1994年涵乔财富,王光耀父亲创办了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专注于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的开发和生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塑料和人一样也需要‘防晒’,紫外线吸收剂就像工业‘防晒霜’,添加到塑料材料中,可抑制或降低塑料的热氧化、光氧化反应速度,延缓塑料材料的老化。”王光耀说,产品主要用于感光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外防护涂层及电子、建筑、5G基站、新能源车等终端配套,延长其使用寿命。
家族企业的建立让从小耳濡目染的王光耀对化工产生了浓厚兴趣,高考更是坚定选择了化工专业。
在高校化工专业学习期间,王光耀展现出对专业知识的强烈渴望和超乎常人的钻研精神。无数个日夜,他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为在化工领域的深耕埋下希望的种子。
研究生毕业后,王光耀并没有立刻回到家族企业,而是先后在韩国和上海两家外企进行历练,学习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管理方式,为提升家族企业竞争力积累经验。
2012年,怀揣梦想的王光耀信心满满地回到了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准备大展身手。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家族企业与外企在发展历程、管理结构、社会认知、企业文化等方面差别很大,想把自己在外企学到的管理经验照搬过来不切实际。
匍匐在地,砥砺前行。为寻找适合金威化学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方式,王光耀从企业基层做起,在车间、销售、研发、财务等部门工作近5年时间,深入学习了解公司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并与之前积累的经验结合,勾勒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独特构想。
在王光耀先进的管理理念影响下,金威化学不断发展壮大,已与烟台万华化工、金发科技等国内精细化工企业龙头和德国拜耳公司、德国巴斯夫、韩国LG公司、三星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关系,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0%,单类产品可达70%,国内产品占有率90%以上。
专注,坚定走“专精特新”道路
“我们需要紫外线吸收剂产品纯度提高到99.8%,贵公司能做到吗?”回首投身金威化学的14年,韩国LG公司的这个要求仍让王光耀记忆犹新。
韩国LG公司是金威化学合作20年的老客户,为进一步推动下游产业发展,需将紫外线吸收剂纯度由原来的99.5%提升至99.8%。
“0.3个百分点,听起来好像也不多,但对于精细化工行业,尤其是产品原纯度已达99.5%的基础上再提升0.3个百分点,真的是难上加难。”明知这是难啃的硬骨头,王光耀却没有二话,也没有怨言,而是咬紧牙关应承了下来。
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客户要求,王光耀带领团队历经上千次试验、反复考虑原料配比、催化剂选择、反应条件等各种可能提升紫外线吸收剂纯度的方法,最终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便成功生产出纯度达到99.8%的紫外线吸收剂。
“研发攻坚的那段时间,团队成员抱成一团,夜以继日研究探讨。”谈及往事,王光耀说道,只要团队成员有“点子”,哪怕晚上在家,也会临时召开线上研讨会。
“产品研发是企业发展之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间技术创新实力的较量。”王光耀深知改革创新是企业进步之魂,为此,金威化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新产品的研发。
对标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德国巴斯夫,金威化学紫外线吸收剂的透光率差了一个百分点。为了追上这1%的差距,2019年,金威化学革新产品工艺、严格车间管理,全力攻关,仅用八个月的时间,紫外线吸收剂的透光率就由原来的98%提高到99%;为在德国科思创的众多供应商中脱颖而出,金威化学在供给的紫外线产品透光率、外观等方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每年科研投入至少2000万元;400人的员工团队中研发人员30多人;与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大学(威海)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在金威化学,新老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超乎寻常。
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两个产品入选国家单项冠军;企业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威海市紫外线吸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个个重量级荣誉如同一个个注脚,展示着金威化学在工程塑料领域深耕细作的创新之路。
专业,培育绿色低碳发展优势
“化工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必须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王光耀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将绿色环保节能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金威化学更是成为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
在生产环节,金威化学大力投入研发资金,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大幅提高了原材料的转化率,不仅降低了资源浪费,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
环保设施建设也是金威化学的工作重点。自2015年开始,金威化学先后共投资七千万元用于引入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的先进环保设备,完善风险排查、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2019年,又投资了焚烧炉用于固废处理,并进一步实现了废料回收再利用,确保企业达标生产、达标排放,带领企业迈向高精尖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对环保的要求很高,目前环保处理费用占据企业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十以上。”王光耀说,前期投入大量环保资金时,公司很多人不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看到了公司逐“绿”前行的澎湃动能,深深明白了“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后期收益远远大于‘沉没成本’”。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金威化学不仅为企业自身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更为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填补国内空白到领跑全球细分市场,金威化学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诠释了“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密码。展望未来,王光耀表示将继续深耕塑料助剂精细化工产业,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瞄准新的科技制高点,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持续攀登行业“天花板”,走出一条具有金威化学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Hi威海客户端记者时英艳/文 邵小鹏/视觉设计 图片为资料片)
炒股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